2025年11月18日 星期二

南宁中心血站:生死时速17小时!全身换血3次,46岁产妇跑赢死神

时间:2025-10-25来源:南宁中心血站作者:梁玮玮

        “好险,真的是命悬一线!”10月17日,产妇黄女士回想起十几天前产后大出血的惊险场景,仍心有余悸。
        生产后的第7天,46岁的黄女士在家突发大出血,生命一度垂危。危急时刻,南宁市多个部门迅速响应、紧密协作,展开了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紧急救援。最终,黄女士转危为安。
        9月24日,黄女士在市二妇幼剖腹产生下一个男婴。9月29日晚她刚出院回到家中就出现了大出血,家人立刻将其就近送往南宁市第二妇幼保健院。
        经过快速检查评估,产妇属于难治性产后出血,医院第一时间启动加强宫缩、止血、补液、输血等处理。由于黄女士出血多,为抢救产妇生命,医生决定给她行子宫全切术。然而,手术开始后更大的难题出现了:黄女士的出血点十分隐蔽,术中难以精准定位,再加上病情本身极为复杂,治疗难度远超预期。
多线联动跨部门接力搭建“生命通道”
        危急时刻,一场覆盖医疗、供血、交通的多部门联动救援迅速展开。
        9月30日10时14分,南宁市卫健委妇幼科科长许小玲赶赴医院,同时紧急联系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区级专家与市一医院(市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组成“区-市-县”三级救治团队,全力投入抢救。
        “急救用血是第一优先级!”当天,南宁中心血站接到紧急用血申请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15分钟内完成血液出库准备,24小时待命的送血司机同步整装,血液一出库便即刻出发。
        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指挥中心启动“生命救护绿波”机制,护送医学专家、送血车“救命血包”,同时协调沿线各执勤点位提前做好交通疏导准备,确保救援通道全程畅通。
17小时攻坚三级救治模式守护母婴安全
        这是一场持续17小时与死神赛跑的抢救。在“区—市—县”三级医疗团队的紧密协作下,黄女士终于止血成功,后续,产妇转至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继续治疗。10月1日上午,黄女士顺利脱离昏迷,转危为安,目前已康复出院。
        南宁中心血站供血科负责人韦振兴介绍,产妇使用了红细胞42.5单位、血浆2610毫升、血小板4个单位、冷沉淀30单位,用血总量约合13400毫升。这一用血量相当于67人单次200毫升献血量的总和,约合3个健康成年人全身血液的总和。
        “太感谢所有医护人员和帮忙的部门了,是他们给了妈妈第二次生命!”黄女士的家人再三表达感激。
        血液在危急时刻,意味着生的希望。像黄女士这样急需血液挽救生命的例子每天都在发生,许多用血患者都在急切等待生命的希望。作为首府城市,南宁市医疗资源集聚,临床医疗用血常年居高不下,每天至少需要500人献血才能基本满足临床用血需求。每一分钟等待,对患者家属来说都是煎熬。我们亟盼您伸出援手,共同守护城市的生命动脉。


9月30日晚,救治团队在紧急抢救产妇黄女士。(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