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9日 星期三

双节同辉映,热血护团圆

时间:2025-10-24来源:浙江省血液中心作者:浙江省血液中心
       国庆的红旗与中秋的明月交相辉映,浙江省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以热血为笔,以奉献为墨,在双节期间,他们用志愿服务的暖心行动,书写着家国同庆的动人篇章。
何以国庆:红旗下坚守,热血中传承
       无偿献血志愿者们或坚守岗位,守护生命通道;或携家带口,传递爱心火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大爱无疆。
       来自协会富阳服务队、曾获“浙江好人”荣誉称号的志愿者王小银,在生日月里仍不忘奉献,国庆期间的赤诚服务成为了她最珍贵的生日礼物,送给祖国母亲,也送给新一岁的自己。首次收到服务队送上的庆生鲜花的她由衷感慨:“服务心与队友情,比任何礼物都珍贵!”
       协会服务三队的志愿者陈文娟推掉生日宴席,准时出现在献血服务点上,以“服务即庆生”的赤诚初心,让这个国庆因奉献而闪耀。这个生日,没有蛋糕与蜡烛,却因热血与爱心而熠熠生辉!
 
       协会余杭服务队的志愿者黄雪娜,在儿子傅宇森18周岁生日当天,和他一起共启献血传承计划,母子连心,书写“美德引领”的传承篇章。
        协会富阳服务队的志愿者王萍、汤德法,高温之下仍坚守在献血点上,他们的“红马甲”与“国旗红”交相辉映,成为烈日下一道动人的风景线。
       协会富阳服务队的志愿者董敏燕,原本体重不足90斤,为了达到献血标准,她通过健康饮食增加体重。经过她数月的努力,终于在这个国庆,她的体重达标并成功捐献400毫升全血。她将个人健康目标与家国温情紧密相连,也用实际行动证明:爱心无关体重,奉献源于真心。
      假期里,协会富阳服务队队长董亚群也常态化坚守在献血点上,时刻关怀志愿者们的服务动向,用脚步丈量责任,以行动传递温暖。
何以团圆:血脉相连处,志愿共团圆
       团圆不止于阖家欢聚,更是爱心的接力、生命的延续。无偿献血志愿者们在奉献与坚守中,书写着更美好的团圆意义。
团圆=服务+献血
       来自协会服务三队的志愿者黄丽英,国庆期间连续三天投身志愿服务,在第4天,成功捐献血小板,她用“服务+献血”的实际行动,实现了假期里爱与奉献的双向奔赴。
团圆=长辈并肩+小辈传承
        协会余杭服务队的志愿者吴芳华一家用行动诠释了“爱的传承”。她与丈夫并肩走进献血屋,纷纷挽袖献血。他们的儿子虽因个别指标未达标而未能参加献血,但爱心种子早已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
       协会余杭服务队的志愿者韩红影家庭里,百次献血者与新生力量并肩,上演着母子携手、叔侄同台的画面,他们让奉献成为了一家人最珍贵的团圆印记。
团圆=青年组团+志愿启程
       “想家随时能回,但志愿服务机会更珍贵。”协会服务三队的志愿者梁斌、鹏步云、刘伊森、吴开成四位青年,用“携手坚守服务岗位”守护着万家团圆,用“志愿红”诠释了青春担当。
团圆=志愿奉献+善意回响
       来自协会服务一队的志愿者曾丽军,用专业的姿态和微笑的服务接待每位爱心人士。外地游客林梦岩受其感召,达成“旅行中成功献血”的热血成就。“没想到旅行中能做这么有意义的事。”林梦岩激动地说。更让人动容的是,他还来到浙江省血液中心送上了一封信,并表示:“这封信,献给像你们这样默默奉献的志愿者。”
团圆=爱心+接力
       协会服务二队的志愿者陈文年,她的志愿经历,是一段不停打磨自己的过程。从生涩到熟练,从服务“小白”到独当一面,国庆假期,她已是志愿服务的“实战能手”。这份爱的接力棒,让团圆日多了一份非凡的意义——每一份热血,都是献给祖国的深情告白。
团圆=奉献+延续
       协会服务二队的志愿者郑汪晨是浙江药科职业大学的大一学生,在父亲汪军和母亲江宇珍的带领和影响下,她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目前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152小时,服务的接力棒就这样一代一代传递下去。
团圆=国人+国际
       协会服务二队的志愿者毕耀威、张泛谊在献血点上进行宣传招募时,感召了国际友人:来自埃塞俄比亚的留学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研究院(校区在杭州余杭区)的Japi和Bereket,他们撸起袖子,奉献热血。公益无大小,爱心无国界。
        双节的圆满虽已落幕,但奉献的脚步从未停止。愿每一份热血都化作天上的圆月,点亮生命的希望;愿每一次援手都成为团圆的印记,凝聚人间的温情。在此,感谢每一位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和默默付出!未来,让我们携爱同行,奔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