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8日 星期二

一份献血初心,十年温暖传递:李维娜写就包头公益暖章

时间:2025-10-31来源:包头市中心血站作者:包头市中心血站

       在包头市的无偿献血公益版图上,李维娜的名字如同一颗温暖的星辰,以十年志工生涯为笔,以2800毫升热血为墨,书写着“救人一命,无损己身”的动人篇章。作为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包头志工,她不仅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公益的真谛,更带动了一群人投身无偿献血事业,让爱心在鹿城大地上持续传递。
从一次偶然到一份坚守:2012年的献血屋开启公益人生
        故事的起点:要追溯到2012年10月17日的包百步行街。彼时,李维娜偶然看到无偿献血爱心屋,没有丝毫犹豫便走了进去,“希望用我的鲜血帮助到别人”,这句简单的初衷,成了她公益之路的开端。随着献血次数增多,收到去包头市中心血站领取个人荣誉证书通知的时候,一个更坚定的想法在她心中萌芽:“为什么不号召更多人来做这件事?”带着这份热忱,她主动联系中心血站,推动“爱心献血车进社区”活动落地,如今这项活动已成功举办三年,成为社区里一道温暖的风景线。
电话打遍好友列表:在质疑声中筑牢献血“爱心防线”
        在无偿献血的推广之路上,鲜花与质疑并存。每年组织活动时她都会逐一拨打微信里符合献血条件者的电话,“不在乎别人怎么回复,只觉得对的事情做就对了”。面对“献血有害健康”“公益背后有目的”等质疑,她从不辩解,只是平静地反问:“我只知道这些血会用到需要的患者身上,如果每个人都只想着自己,那些临床急需用血的人,生命该如何挽救?”正是这份纯粹的坚持,号召更多人加入了邀约行列,让基金会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参与人数逐年攀升,在2025年已有29人成功献血,献血量达10800毫升,为临床用血注入了“爱心血液”。
从热血到生命礼物:把“奉献”刻进人生选择
       李维娜的公益情怀,远不止于无偿献血。她始终践行着“每一次奉献,都是为生命多添一份希望”的理念,选择延续大爱:2020年,她在红十字会登记成为骨髓捐赠志愿者,随时准备为陌生的生命“续航”;2025年,她又毅然签署大体捐赠协议,决定在生命落幕时,以另一种方式为医学研究、为他人健康贡献力量。这些选择没有轰轰烈烈的宣言,却藏着最动人的无私——她把对生命的尊重,从“献出热血”延伸到了“奉献生命礼物”的深度。
爱的家风在传承:18岁孩子接过“献血接力棒”
       李维娜的善举,早已融入家庭的日常,成为最温暖的家风。丈夫不仅从不干涉她的公益行动,而且全力支持:“你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好。”两个孩子在爱的氛围中长大,对“奉献”有着天然的认同。老大刚满18周岁,就第一时间走进献血屋,像妈妈一样挽起袖子献血,用行动证明“爱心会遗传”;年幼的老二还没到献血年龄,却常常跟着妈妈参与公益活动,早早许下承诺:“等我成年了,也要去献血,帮需要的人。”一家人对公益的认同与参与,让“爱心”的种子在家庭里生根发芽,也让爱心有了“代代相传”的生命力。
给犹豫者的邀请:伸出手臂,就是拯救生命
        面对仍在犹豫是否献血的人,李维娜总是温柔而坚定地呼吁:“勇敢伸出手臂吧,献血不会影响健康,却能拯救一个急需帮助的生命。”从一个人的热血善举,到一群人的爱心同行;从一次偶然的参与,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李维娜用行动证明,公益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宏大叙事,而是每个人都能参与的“举手之劳”。她的故事,如同冬日里的暖阳,照亮了他人的生命,也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温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