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8日 星期二

一滴血的力量,一座城的温度

时间:2025-10-30来源:廊坊市中心血站作者:廊坊市中心血站

       在生活中,总有一群人,在你目光不及的地方,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虽平凡,却不普通,他们凝聚起厚重的温情,用恒心奉献热血,在无偿献血的道路上,为众多生命奇迹续写篇章。
       暮秋时节,洋溢着成熟的韵味。漫山枫红摇曳,为季节涂抹上最浓烈的色彩,这是寒冬来临前,最后一场视觉的盛宴。而对高建全而言,这份秋日的厚重,更是十一年热血的沉淀与希望的延续。2014年10月,一次单位组织的献血活动,让他初次体会到了奉献的价值。这份始于爱心的善举,自此在他心中深深扎根,当他了解到临床对血小板救治血液病便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成分献血的行列 。春秋更迭,青丝间或已染霜,但他心中的信念从未褪色。截至目前,高建全累计献血36次,捐献全血1500毫升,单采血小板59个治疗量。十一载春秋,他用不变的坚持,将朴素善良写进岁月长卷,让每一次微小的善行,汇聚成不息的生命之河。他所传递的,不只是流淌的血液,更是暗夜中不灭的星光、秋风里持久的温度。
        天空明净如洗,午后的阳光悄然漫进献血屋内。石春根紧握着十三岁女儿的手,步履沉稳地踏入这片充满善意的地方,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血小板捐献,也为女儿开启了一堂无声的教育课。血液分离机规律地低鸣,仿佛生命的韵律在此轻轻回响。女儿清澈的眼眸里,映着导管中缓缓流动的殷红。她注视着父亲平静而坚毅的面容,那舒展的眉宇间,不见丝毫紧张,只有如水的坦然。“奉献”化作眼前真实的流动,悄然浸润她稚嫩的心灵。父亲未曾多言,却用行动告诉她:世上有一种给予,能跨越血缘,为陌生的生命点亮希望的微光。石春根献出不只是血液,更是一个平凡人对社会最质朴的善意,是一位父亲用臂膀为女儿撑起的关于责任与担当的天空。
       十月的固安,秋意正浓。一抹熟悉的“顺丰蓝”再次出现在献血屋门口,快递员罗煜如约而至,开启了他的第二次献血之旅。尽管脸上带着奔波后的疲惫,他的眼神却格外清亮。日复一日穿梭于城市街巷,罗煜的双手传递着无数包裹,也渴望为需要的人传递希望。在了解到单采血小板对临床救治的重要性后,他主动学习捐献知识,特意调整繁忙的派送安排,专程前来奉献爱心。如今,他已累计捐献4个治疗量的血小板。这些温热的“生命礼物”,正如一盏盏微光,为陌生的生命点亮希望的灯火。穿上工装,他是一位平凡的快递员;挽起衣袖,他便成了生命的守护者。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次次朴素的奔赴与坚持。这份默默担当,让十月的秋风也染上了暖意。
       深秋的信安镇,银杏叶铺就了一条金色长廊。刘春立摇下车窗,清冽的秋风迎面而来。这已成为他的一种仪式,每次驱车22公里前往霸州献血屋的路上,他总要在沿途的风景中感受四季的更迭。2009年春天,他第一次挽起衣袖,开启了一段持续至今的献血历程。十五载春秋流转,84次伸出手臂,33600毫升热血,串联起一场温暖的生命之约。“就是举手之劳,能帮就帮一点。”他的话语朴实而真诚。这份善意也在家中悄然传承。妻子默默加入献血行列,而那些叠放整齐的献血证,在孩子们童真的心目中,宛如一张张用爱心绘就的地图,通往一个个因热血而重获新生的远方。又是一个秋日,刘春立望着窗外掠过的田野。路旁的银杏黄了又绿,而这条温暖的路,他们一家仍将继续前行。善意的传递,本就是人生旅途中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