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色彩是鲜艳的,青春的力量是无限的。在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有一位名叫杨天真的大四学生,他怀揣着对公益事业的热忱,在十八岁那年,毅然伸出了手臂,完成了第一次无偿献血。这份爱心,从大一延续至今,已累计四次,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青春的责任与担当,用热血传递着爱心与希望。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献血故事,感受那份青春正能量!
“当我初入大学,年满18周岁的时候,我怀揣着一份向往公益的心。”杨天真回忆道。校园里“举手之劳,却能救命”的标语,深深触动了他,让他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400毫升的献血。虽然血量不多,但他知道,这是自己对社会一份真挚的贡献。
最让他印象深刻并坚持下来的,是他第一次献血后收到的一条短信。“他们显示我的血液帮助到了一位患者,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希望。”这条信息让他真切地感受到,自己一份小小的力量,竟然能为一个家庭点亮希望的曙光。正是这份“被需要”的感动,让他从大一坚持到了现在。
面对身边一些人“献血不健康”的疑虑,杨天真有着科学而坚定的认识。他希望告诉大家:“献血对一个健康成年人来说,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反而多次献血会促进你的造血干细胞。献完血之后,我们的血液会非常快速地恢复。”他用亲身经历证明:“我已经献了4次血了,然后身体各项体检指标都非常正常。”
于他而言,献血早已超越了一次简单的善举,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他深知,“血液是临床救治的刚需”。因此,他不只自己献血,更化身无偿献血的志愿宣传者,用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的人。他多次带领舍友、同学一同踏上献血车,更在社团活动中,组织同学们认识献血的意义,呼吁大家共同为社会贡献一份“小小的力量”。
一袋热血,就是一份生命的礼物。杨天真同学用他的四次伸手,完美诠释了“汇聚青春正能量,无偿献血传爱心”的主题。他展现了当代青年勇于担当、热心公益的良好风貌,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每一滴热血都能汇聚成生命的暖流。我们期待,有更多的青年朋友能像杨天真一样,勇敢地挽起衣袖,加入无偿献血的行列,用我们再生的血液,去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让爱心在热血中永远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