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2日 星期六
搜索
加入协会
会员登录
协会公文
协会新闻
无偿献血
中国输血协会推荐
分支机构活动
全年活动预告
首页
关于协会
党建工作
理事长致辞
协会介绍
机构设置
自律维权
总结计划
大事记
协会荣誉
栏目责任人
协会活动
协会公文
协会新闻
会员新闻
中国输血协会推荐
国内外动态
我要投稿
协会微信工作群目录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部门和地方规章文件
标准
团体标准
境外标准和指南
光荣榜
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
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协会和会员荣誉
专业活动
分支机构活动
日历表
血液科普
专家共识
输血医学与技术
论文投稿
职业发展
在线教育
向专家提问
招贤榜
专业期刊
文章书籍
会员专区
会员登录
加入协会
会员学习
首页
>
协会活动
>
会员新闻
>
无偿献血
从感恩出发,向温暖前行——56岁张美云:用献血续温情,以公益筑希望
时间:
2025-11-05
来源:
包头市中心血站
作者:
包头市中心血站
56岁的张美云,用7次无偿献血的坚守,9年公益服务的热忱,在平凡岁月里书写着不平凡的奉献故事。她的每一份付出,都源于对生命的敬畏;每一次前行,都饱含着对社会的感恩。
缘起:父亲的病,种下感恩的种子
张美云与献血事业的结缘,始于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她的父亲62岁时因血液病粒细胞减少症离世,看着病床上父亲对生命的渴望,听着医护人员讲述血液对患者的重要性,张美云在心底默默许下承诺:“一定要成为献血者,把这份救命的善意传递下去。”
在她看来,献血不仅是“报恩”,更是对生命的守护。“血液是能不断再生的,献出去不会变少,反而能刺激身体新陈代谢,对健康有好处。”十几年来,张美云没有基础病,常年几乎不用吃药,用自己的身体状态,为“献血有益健康”这一科学认知写下了最生动的注脚。
坚守:从一人践行到家人认可
2009年,张美云第一次走进献血车,正式开启了她的热血征程。起初,家人对她的决定态度不一:孩子们从不反对,反而觉得“妈妈能献血,说明身体好”,这份单纯的理解,成了她坚持下去的温暖动力;丈夫却有过顾虑,担心献血会影响她的健康,多次劝说她放弃。
但张美云没有动摇,而是用实际行动回应家人的担忧。十几年过去,看着她的精神状态、身体机能远超同龄人,丈夫的顾虑渐渐消散,甚至被她的坚持打动,主动提出“想和你一起去献血”。遗憾的是,由于年龄超过献血标准,丈夫的心愿未能实现,但这份转变,早已成为对张美云奉献之路的最大肯定。
延伸:从献血者到公益“暖心人”
张美云的善意,从未局限于献血这一件事。除了无偿献血者,她还有一个重要身份——包头市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的一名志工。如今已是第9个年头,9年间,她和团队走街串巷: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打扫房间、送去生活物资;为经济困难的学生送去生活补助金和心灵的陪伴。“做公益不是负担,而是让人生更有价值的方式”,张美云总说,看到受助者的笑容,自己收获的感动远比付出更多。
呼吁:让善意在传递中延续
如今,56岁的张美云依然保持着献血的习惯,也依旧活跃在公益一线。每当遇到身边人对献血心存犹豫,她总会耐心分享自己的经历:“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年龄也符合标准,就别徘徊了。我们献的一袋血,可能就是别人的‘救命血’,甚至能帮到身边的亲朋好友。”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这是张美云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她践行多年的信念。她用一次次献血、一场场公益服务证明:平凡人也能凭借点滴善意,汇聚成照亮他人的光,而这份光,终将在传递中温暖更多人。
上一篇:
包头无偿献血科普进校园:播撒青春爱心种子
下一篇:
当“金融绿”遇见“热血红”,内蒙古农商银行包头中心支行这场爱心奔赴很燃!
返回
欢迎登录
使用会员帐号登录
看不清?
点击更换
立即登录
忘记密码?
加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