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4日 星期三

动态预警 依时施策 确保血液保障平稳有序

时间:2020-04-15来源: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作者: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

       做好血液库存统筹,是疫情防控常态化医疗活动的重要保障。中心动态把握“疫情初期”、“防控措施落实”、“防控措施进一步升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医院逐渐恢复正常医疗秩序”等五个阶段临床用血特点,适时启动库存预警,从七个方面做好库存安全和临床用血保障工作,取得明显效果,保证了临床用血的平稳有序。一是认真落实疫情防护措施,及时掌握员工心理波动,适时开展点对点谈心活动,做好员工心理调适,先后4次进行个人防护相关辅导,拍摄了送血人员自我防护小视频。坚持中层周末带班和随送血车走访医院、完善防控薄弱环节,协调部分医院减少送血次数和在楼外交接。
       将科室每日交班会改为“点对点”交班,严控取血大厅人员密度,张贴疫情防控宣传语,制定科室消毒规范,保证了供血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在春节前走访医院基础上,保持对血液库存和医院需求变化的持续关注,先后30余次进行库存和保障特点分析,准确研判库存预期,调整和明确保障策略,及时通过科内微信、钉钉和集中讲解等方式统一思想,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三是为防范春节假期采血量过低带来的潜在风险,经请示主管领导,于北京市发布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立即通过微信群和每份订单向辖区供血服务医院发出库存预警。后期又进行了3次库存预警级别调整,明确了保障层级和重点,实现了有限资源保障效益最大化。四是搭建医院调剂平台,解决“部分医院保障偏紧而有些医院因需求下降导致库存效期压力”的现实矛盾,建立“疫情期间医疗机构血液统筹工作群”,盘活医院库存,调剂红细胞3000多单位,提高现有血液利用效率,有效缓解了疫情初期全血采集“断崖式”减少带来的供血压力。五是及时抓住“2月上中旬,部分省市受疫情影响,红细胞库存面临过期报废”和“2月下旬之后,一些省市因疫情防控响应级别调降等积极因素,短期血液采集恢复早于、快于临床用血需求”两个时间窗口,适时调入红细胞近3万单位,血浆近4万单位;在血小板临床需求大幅减少的情况下,调整自身采集安排,陆续暂停和调整了省际调入。此外,还向市内其他血站及3家部队自采自供医院援助红细胞3400单位、血浆980单位、单采血小板800治疗量,实现了全市血液供需的总体平稳。六是针对不同时期的血液保障能力,突出保障重点,协调医院建立合理库存、安排收治和输血治疗。在疫情快速增长期,针对血液采供能力与临床需求不相匹配问题,密切与各医院的沟通协调,全力保障急救、孕产妇及依靠输血维持生命的3类重点用血需求,减少舆情发生。此期间,由于患者收治的不确定,各医院有效库存难于建立。我们选择了用血量大,需求相对稳定的31家医院建立临时核心库存,加大库存储备,向周围辐射,中小医院遇紧急情况可就近调剂,较好地保证了120余家中小医院的低库存安全运行,确保紧急需求得到及时保障。七是医院逐渐恢复正常医诊疗进程中,为防止临床用血需求过快反弹,引发低库存保障风险和高库存报废风险,以去年同期用血量为参考,连续3周以供血量50%为平台,逐步增长到60%“摸底”和75%“探顶”,充分摸清医院需求底数,并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和大量沟通协调,建立了适宜医院现实需求的安全库存,实行以“周平衡”为目标的差异化保障,主要以供血协议和预警状态为基础,提前向各医院通报下一周各型红细胞最低保障量,使得各医院“心中有数”,根据临床需求变化和轻重缓急,统筹安排救治序列,稳定临床和患者预期,助力实现与临床需求的精准对接,稳步提升临床需求增量,提升现有资源的统筹能力。
       为改善医院恢复正常医疗常态后的“紧平衡”供血状态,中心正在对外埠调入红细胞接收和发放流程进行优化,血液信息管理系统相关模块增加和医院协调工作正在稳步有效推进中,计划于4月下旬,实现外埠调入红细胞不更换标签直接发往医院。                      (张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