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9日 星期一

图说历史:在昆明建立的“中国第一座血库”

时间:2017-06-30来源:输血协会作者:输血协会

        在抗日战争时期,由美国生物化学家Van Slyke 和血库专家John Scrudder 等人发起组织的美国医药助华会决定捐赠一座输血救伤的血库给中国,用以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血库的设备和冻干血浆的制备技术在当时都处于医学发展的最前沿。
1943年6月,中国血库(Chinese blood bank)在海外的美国纽约建立,试运行。
        应史迪威将军请求,血库选址昆明,为中国远征军反攻滇缅战事服务。1944年7月12日,血库在昆明市金碧路昆华医院举行开幕典礼,定名为军政部军医署血库。血库正式成立,主任易见龙,副主任黄若珍。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血库。


(▲上图:1944年,位于昆明昆华医院的军政部军医署血库)
 
 
(▲上图:昆明血库揭幕的当日,血库工作人员在给杜聿明将军做白细胞计数检查)

 
 
(▲上图:时任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副总队长,负责云南地区战地医疗救护工作的倪葆春在捐血)

 
        血库在各大报纸加强宣传、呼吁献血救伤,同时工作人员到昆明附近的部队、学校、工地向群众宣传义务献血的知识。血库最初在部队的士兵中采血,后成立流动捐血队,由数名血库人员乘汽车前往昆明附近的部队、工厂、学校号召捐血救伤,每到一处都宣传义务献血的知识。当时主动前往昆华医院捐血的人员大部分是西南联大的学生,许多人捐血一次以上。

 
(▲上图:1944-1945年,血库的流动捐血队乘着借用红十字会的救护车来到云南农业学校采血)

 
        当时的战地医院大多设在寺庙、祠堂等有较多院落的地方,便于伤员转送和救护,流动捐血队来到这里采血。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均能相当熟练地掌握采血技术,到达采血地点后10分钟就布置好场地,开始工作,每小时采血30人。

 
(▲上图:流动捐血队工作人员在为准备献血的士兵做体检)
 
 
(▲上图:时任血库副主任的黄若珍正在为准备捐血的部队士兵检查身体状况)

        在战时困难的条件下,血库的工作也要因地制宜,土洋结合。没有自来水,自建蓄水箱用人力汲水入箱造“土自来水”;没有柴油,用木炭代替作高压蒸馏锅的燃料。

 
(▲上两图:采血途中运送装着血液的冰柜)

        但在自来水都没有的地方,要保持“无菌”,难度极大。血库工作人员没有畏难,设备简陋,但责任心强,他们用最严格的操作,达到“无菌”标准。请看他们消毒工作程序:每天200余个采血瓶,每一只瓶先冲洗5遍、过肥皂水,再用清水冲洗5遍,硫酸浸洗后,再冲5遍清水,然后过5遍蒸馏水。几百英尺长的胶管要一段段洗过,在蒸馏水里煮沸。面对繁重的工作,他们毫无怨言,乐于承担。

 
(▲上图:血库存储的血浆)
 
        制成的血浆用飞机直接运往滇西腾冲前线,救治伤员,血浆拯救了无数前线将士的生命。1944年秋天一名军医从厮杀最苦的腾冲前线报告,在战地急救中,接受过血浆输注的士兵“只有百分之一不治而死,凡得到血浆救治的伤兵无一不颂血浆之伟大”。史迪威将军在归国前,写信赞扬说:“血库给Y部队英勇顽强的中国士兵提供了极好的服务,你们尽可确信,你们机构的优秀工作挽救了许多士兵的生命”。“Y部队”即中国远征军第一批30个师的代号。
        血库在昆明虽然运行的一年多时间里,采血总量超过300万毫升,捐血者总计1万余人,救治了大批伤员,同时还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掌握现代血库知识的技术人员和管理者。前辈们所作的贡献不会被历史遗忘,这座成立于昆明的“中国第一座血库”也会载入史册,成为中国献血发展史的里程碑!

        声明:本平台所发布咨询,如非特别注明,均来源于互联网的公开信息,版权归属于著作权人。本平台所发布的咨询均用于免费的交流与学习,非商业用途。我们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如著作权人对本平台发布的内容有异议或涉及权利纠纷,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