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 星期五
搜索
加入协会
会员登录
协会公文
协会新闻
无偿献血
中国输血协会推荐
分支机构活动
全年活动预告
首页
关于协会
党建工作
理事长致辞
协会介绍
机构设置
自律维权
总结计划
大事记
协会荣誉
栏目责任人
协会活动
协会公文
协会新闻
会员新闻
中国输血协会推荐
国内外动态
我要投稿
协会微信工作群目录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部门和地方规章文件
标准
团体标准
境外标准和指南
光荣榜
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
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协会和会员荣誉
专业活动
分支机构活动
日历表
血液科普
专家共识
输血医学与技术
论文投稿
职业发展
在线教育
向专家提问
招贤榜
专业期刊
文章书籍
会员专区
会员登录
加入协会
会员学习
首页
>
协会活动
>
会员新闻
>
无偿献血
江苏苏州“无名英雄”沈建新的20年爱心之路(图)
时间:
2018-12-28
来源:
苏州市中心血站
作者:
董春蕾
沈建新用自己54张献血证拼出的“爱”“心”。
苏州市中心血站王明元副站长与沈建新合影。
20年间,无偿献血175次,其中捐献全血4000毫升,捐献血小板183个治疗量,先后13次获得苏州以及全国的无偿献血奉献奖;申请成为捐献遗体的志愿者;热心公益事业、助贫帮困却做事低调;曾获得苏州市优秀共产党员、苏州市劳动模范……20年无私奉献之路,他默默无闻,几乎不对人提起。
他的名字是沈建新,是国网苏州供电公司的一名退休职工,中共党员。出生于1958年5月10日的他,在今年5月7日,在即将年满60周岁时,再次来到血站,伸出手臂,捐献了两个治疗量的血小板,为自己的无偿献血爱心之旅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多年坚持献血,他有了54本(张)无偿献血证。
他用20本献血证拼成“爱”字,用34张献血证拼成“心”形,拍下照片写上:与爱同行,心心相印,嗨,一起来吧!日前,这位“无名英雄”拿着自己打印出来的“爱”“心”来到市中心血站,请工作人员签字留念。经过多次追问,这位“无名英雄”才把他的故事娓娓道来。
沈建新第一次献血是在1999年4月9日,那时,是我国《献血法》刚刚施行不到一周年。当时单位组织无偿献血,他作为党员带头献血。自此,他开启了无偿献血的公益之旅,这份博爱之心、热血之情一直延续到现在。起初,因为上班的地方离着石路献血屋比较近,他便在工作之余到献血屋献血。后来,他了解到可以捐献成分血,2007年第一次在市中心血站捐献血小板。此后,沈建多次到血站捐献血小板,风雨无阻,从未止步。
据其介绍,因为他的右手臂血管相对明显,所以他捐献血小板基本都是通过右手臂。“这么多年,160多针都是扎在右手臂指甲大的地方。”右臂静脉留下针疤的地方,便是沈建新奉献爱心的印记。他笑着说,每次捐献血小板,往返时间加上捐献时间大约需要3小时左右,来回路程大约有20公里。这样算下来,为了献血小板他用去了近500小时,行走了3200多公里。公益之路走了这么长,爱心奉献坚持了这么久,不禁让人感叹这种持之以恒的毅力和精神,
2003年的非典,很多人应该记忆犹新。当年的5月13日,在非典肆虐的非常时期,沈建新在石路献血屋捐献了400毫升全血。他说,当时,很多人戴着口罩,公共场所人员极少,那个时候献血确实需要一点勇气的。2010年他在昆山工作过一段时间,仍然抽时间去血站献血;后来苏州轨交四号线开通,他坐轨交去吴江游玩也顺便到血站献血。在昆山和吴江,捐献血小板各三次,那里也留下了他奉献爱心的足迹。
在业余时间,浏览中心血站公告栏和《苏州日报》的血情信息成了沈建新的一种习惯。他了解到,苏州因为用血量每年都在增长,血液库存经常比较紧张,特别是在春节前后和盛夏酷暑,血液库存经常处于紧缺状态。他说,每当看到120救护车、医院里的病人和媒体上血液紧缺的信息时,便会联想到自己捐献可以再生的血液,或许能够挽救不可重生的生命。他说:“这种捐献,对我来说仿佛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每次到献血屋或者血站献血时,他都会刻意收集一些血液知识的科普资料和政策规定,平时也在网上搜索浏览无偿献血的动态新闻,了解一些献血的典型人物故事。他说,对无偿献血有了科学的认知,就会更加有信心参加无偿献血,以自己的体会,为身边的人宣传无偿献血的意义更有说服力。为了能够献出合格的血液,他加强锻炼身体,不断约束自己,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我原先喝酒,烟瘾也很大,后来为了献血时能体检合格基本不喝酒了,戒烟也已经七年了。”在他的影响和鼓励下,女儿也多次捐献全血和血小板,10多年前就加入了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队伍。
他对自己献血历程中的发生的一些人和事都如数家珍,对自己公益之路上的点滴见闻都感慨良深。在身边人赞叹他的毅力和坚持时,他却说:“不要说共产党员、国家电网人,这是一个公民有能力应该做的平常事,没有什么可神奇、神气的。”在家人的支持下,他在自己精神世界和理想信念的王国中,坚定地、快乐地、默默地行走在奉献爱心的征途上。
据介绍,沈建新曾做过三年插队知青,也曾经服兵役三年,经历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他说:我们在充分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和物质生活的同时,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我要有感恩之心,知恩图报,报效社会。”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他,用行动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和奉献精神,也用行动践行着核心的价值观。
原先在工作单位,他积极组织、参加党员承诺活动,捐款捐物帮助孤寡老人和弱势群体,隐姓埋名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经过申请培训,他成为苏州市慈善总会首批慈善义工,后又加入苏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爱心义工分会;他特意选在201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办理志愿捐献角膜相关手续,此后又办理了捐献遗体手续。他说,希望在身后为自己送出这一份充满爱心的礼物,愿自己的眼睛得以长明,也愿自己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一个普通公民、共产党员,以各种途径和方式,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承担起一个公民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沈建新说,一个人的力量有限,需要更多人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这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和发扬。所以他号召大家:“与爱同行,心心相印。嗨,让我们一起来吧!”
上一篇:
苏州市5次蝉联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
下一篇:
爷爷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返回
欢迎登录
使用会员帐号登录
看不清?
点击更换
立即登录
忘记密码?
加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