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3日 星期四

“输血”干部的“造血”扶贫之路

时间:2021-02-04来源:赤峰市中心血站作者:赤峰市中心血站

        敖汉旗兴隆洼镇的干部群众都认识一位来自赤峰市里的干部,他就是赤峰市中心血站办公室主任鞠久鑫。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鞠书记”,也称他为“输血”干部,而事实上,在兴隆洼镇,他从事的扶贫工作却是“造血”式工作,从“输血”到“造血”,这一角色转换并不轻松。
        2019年3月份,鞠久鑫接到党组织安排,要求他下乡驻镇驻村,开展扶贫攻坚推进工作,工作地点位于赤峰市最东端,东邻通辽市奈曼旗土城子镇,南接辽宁省北票市北塔子乡,是“两省三市”交界之处,距离赤峰市区达220公里,这个偏于一隅的小镇叫兴隆洼镇。
       初到兴隆洼镇,鞠久鑫的第一感受是这里自然条件差,年降雨量仅460㎜,极端天气频发,2012年遭受有气象纪录以来最大的雪灾,2016年遭受有气象纪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旱灾,2017年遭受有气象以来最严重的洪涝灾害。农民多以旱作农业为主,靠天吃饭,农民市场意识较差,产业结构单一,诸多因素造成这里16个村中有8个是贫困村,从2014年开始,建档立卡贫困户1866户,贫困人口多达4493人,2018年贫困发生率还达1.72%。如何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如何完成国家确定的2020年全部脱贫的既定目标?鞠久鑫陷入深深思考。
        进入工作岗位件后,鞠久鑫认真地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的讲话精神,开拓了思路,确定了以“造血”来阻断贫困的脚步的想法。
产业“造血”     生血增肌
      在下乡调研中,鞠久鑫发现,兴隆洼镇是世界旱作农业遗产地核心区,被称为“世界小米之乡”,该镇的小米品种古老、品相好、口感好,加之有文化品牌加持,市场前景十分可观。他与镇党委共同研究,确定了以谷子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引入辽宁省大连市大禾农业种植研发有限公司,流转土地3000亩,建立谷子扶贫基地,成立“小米产业党建联合体”融合莱草沟等五个贫困村加入,通过“党建联合体+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农民”的模式运行,实施“免费种子+保护价回收”促脱贫模式,为327户贫困户提供良种,户增收1000元,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377个,人均增加收入达600元。在这个产业联合体带动下,兴隆洼镇2020年谷子种面积达10万亩,仅此一项,全镇农民增收6000万元。
      “宝国吐地瓜”是兴隆洼镇的地理标识产品,在赤峰、辽宁、通辽等地深受欢迎。他认为,让贫困户以家庭为单位小规模种植地瓜是脱贫的有效途径。2019年,他从单位争取帮扶资金5万元,用于贫困户种植地瓜种苗补助,共计补贴150亩。当年秋收时,又以每市斤高出市场价0.2元进行回收,贫困户平均增收1500元,13个行政村236户582人受益。2020年,他又争取帮扶资金10万元,为304户642名贫困户免费提供40多万株地瓜秧苗,种植210亩。今年地瓜喜获丰收,每亩产地瓜2500斤,总计收获地瓜52.5万斤,市场价每斤1.5元,产生效益78.75万元,每名贫困群众增收1220元。一年增收,多年增效,贫困户从产业收获中看到希望,从投身劳动中增加经营兴趣,产业造血,生血增肌,效果非常明显。
 
     教育“造血”  增生动力
     “扶贫先扶智。”“智志双扶”。来到镇里两年时间里,在下乡入户中,鞠久鑫深深地认识到,民无志不立,民无智不通,不加强贫困户的教育,内生动力便无从产业,扶贫事业也不能长久。他开辟了“田间课堂”,与镇村干部一道,每月到村民组宣讲一次,对国家扶贫大政方针、乡村治理、农牧业种养殖技术等进行宣讲,两年来共在各村民组宣讲400余次,3000多名群众参与。贫困户马国东的儿子马永佳到了入学年龄,其妻子却不愿意儿子上学读书,为此,鞠久鑫多次入户与一家人谈心,详细了解这一个家人的情况,并联系敖汉旗特殊教育学校,如今,马永佳的各种变化让邻居们称赞有加。鞠久鑫发现,马国东家养殖的扶贫基础母羊膘情不好,产羔率也不高,便组织镇畜牧工作人员入户指导,改变饲料结构,给药驱虫,养殖效果发生了根本好转。把理念注入大脑肌理,让智与志共同生出新鲜血液,鞠久鑫改变了许多人,也让这些贫困户的人生发生思想转折。
       鞠久鑫始终把扶贫工作当成第一要务,为了把自己由“输血”干部变成“造血”干部弥补基层工作经验的不足,他吃住在莱草沟村,所有人都没有感觉他有什么优越感和特殊性,对他的印象永远都是一身普通的休闲服,一张总是微笑的面孔,毫无违和感。从来都是自驾车200公里到镇里,两年来仅赤峰、兴隆洼两地往返就行驶了3万公里。
       走村入户成常态,三次走访全村379户常住户,对27户建档立卡户平均走访5次,详细询问了解致贫原因,因户制宜确定帮扶措施,引导帮助其通过自身劳动摆脱贫困,确保稳定脱贫。各种记录厚达200多页,在村里居住400余天,几乎每一个工作日都在脱贫一线,村里的每一户在哪个村民组的哪个位置都能如数家珍,每一个项目的具体情况都能说长道短。走访贫困户的时候,从未因难以入鼻的味道而不接触贫困户,从未因山路难走图省事,从未有应付了事而在入户中走过场。
       他成为了镇党委政府的有力助手,贫困发生率从2018年的1.72%降至2020年的清零,现有的1866户贫困户4493名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两年的下派锻炼,已经让他彻底的融入到了兴隆洼镇这个大家庭,不分彼此,不分内外,他就是兴隆洼镇的一员。每当听到人们称呼他为赤峰来的“输血”干部,他就能想起两年来在兴隆洼镇“造血”扶贫的各种过往,不由自主地会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