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8日 星期六

永远在奉献的路上,三代献血者的坚持——雷锋月献血小记

时间:2021-04-01来源:山东省血液中心作者:山东省血液中心
       为期一个月的“学雷锋”活动已经接近尾声,沐浴着和煦春风的我们,享受着春天的生机勃勃,也感受到助人为乐的“新时代”雷锋带给我们的感动。无偿献血者用自己的热血和爱心,为临床患者的救治带来了生的希望,他们就是一颗“螺丝钉”,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几位献血“雷锋”的故事。
 
献血“荣退”
       3月30日一早,于桂兰走进山东省血液中心献血大厅,她选择用无偿献血的方式度过特殊的一天——60岁生日。16年来,献血163次,累计献血321个治疗量,机采科为这位老朋友举办了一个简单而温情的“荣退”仪式,感谢她多年对无偿献血的坚持。
       第一次献血,还要追溯到2005年1月25号,于桂兰老师的爱人手术急需用血,于是就跟儿子第一次走上采血椅,身体没有什么不适。“献血对自己没有影响,却能救别人,这样的事让人心里舒服!”献血的念头在于老师心里悄悄地发芽,在她的影响下儿子刘永也成功献血近百次。家住章丘的于老师,每次献血都要坐车接近两个小时才能到血液中心,可是她从来不叫苦不叫累,始终抱着“我的血液是可以救人的”的信念,一坚持就是16年。“我加入这个队伍晚,我就想如果能坚持无偿献血到退休年龄就好了,现在我坚持到了60岁的年龄上限,很感恩也很知足。”于桂兰说,“虽然以后自己不能献了,但儿子还可以,我儿子的孩子也可以,我会继续宣传无偿献血,做好志愿服务,让大家认识到献血是一个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都有益的事情。”
 
104:1
       朱燕老师坚持无偿献血20年,每次来之前都提前在微信沟通好,这次也是预约来到机采大厅,准备挽袖献血。下针的时候护士却犯了难,原来,朱燕老师已经捐献了104次热血,其中7次全血,97次血小板,全是右胳膊,造成血管不太好进针,朱老师主动提出“要不,换左胳膊试试?”因为左胳膊的血管有点细而且滑,所以献血时尽量保证一个姿势不动,不然容易造成针头脱落。面对新的挑战,朱老师毅然伸出胳膊“来吧”,于是朱老师的第105次献血,开始了。
       相比前104次献血,这次的体验是全新的,身体板板正正的靠在采血椅上,坚持了40多分钟,工作人员不时和她聊两句,分散注意力,就这样,终于成功捐献了1个治疗量的血小板。对朱老师来讲,今天得到了一个104:1,到60岁的时候很有机会变成104:104。朱老师也表示今天是一个新的开始,只要身体允许就不会放下这一份坚持。


我的独白

       我叫周东峰,血液中心一名工作人员,平时主要负责宣传招募。一开始只是按部就班的进行电话招募,结果不好也不坏,最多的回答就是“嗯,知道了”或者“我看看时间”,我也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直到疫情的来临,改变了我对无偿献血事业的看法。
       疫情初期,全社会都在居家隔离,无偿献血受到严重冲击,由于血液只能来自健康人群的无偿捐献,这就意味着,如果没有人来捐献血液,临床就面临着无血可用的情况。我们通过电话、短信、微信、公众号等各种渠道进行招募,幸运的是,献血者们也十分理解并且支持我们的工作。公交停运了就步行十公里前来、半路摩托车坏了就第二天骑自行车来、小区封闭就积极的跟居委会沟通,直到拿到可以出门的通行证……疫情期间发生了太多太多感人的故事,有些我通过文字记录了下来,发在各宣传平台上,还有更多的故事慢慢的跟各位分享。在各位无偿献血者们的努力下,2020年血小板采集量比去年增长10%以上!
       机采献血者每次献血起码要花费半天,但是即便如此,他们只要间隔期一到就来挽袖献血,在感受到他们的大爱,我的心态转变是如此的自然--“他们都可以,我也行”。2020年我成功捐献血小板19次,35个治疗量,截止目前累计捐献28次,9400毫升。我相信,这只是我的起点,在无偿献血这条路上,我会以默默坚持无偿献血的老师们为榜样,努力前行,争取也可以献到不能再继续为止。(周东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