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一个护理群内,一位护理同仁问:输血时渗出了,导致局部出现大片青紫、瘀斑、肿胀,怎么处理?
的确,输血渗出不同于一般液体的渗出。
不但可以导致局部肿胀,最主要的是还会局部出现青紫。
这不但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也容易产生纠纷。
那么,输血时如何避免渗出?万一渗出了,该怎么办呢?
输血时,如何防范渗出?
➤1、合理选择输注部位
一般选择较为明显比较大好固定的血管。
患者的非惯用手,如头静脉、肘正中静脉及贵要静脉。
避开肢体关节,避免患者在输注过程中出现液体渗漏。
➤2、选择合适的穿刺工具
静脉输血时,考虑到治疗的特殊性,建议给患者提前留置静脉留置针。
尽量避免使用钢针进行输血,尤其时情绪不稳、躁动的患者或不能配合的小儿患者。
➤3、适时的健康宣教
告知患者输血时渗出的危害,告知输注过程中,避免穿刺侧肢体随意移动。
更不能随意调节滴速,输注局部出现不适及时呼叫。
➤4、加强有效巡视
掌握输血速度,开始宜慢,每分钟15滴。
观察15分钟后,若病人无不适,再根据病情调节滴速。
一般成人每分钟 40 - 60 滴,儿童 15-20 滴/分。
大量失血病人速度稍快,心脏病人速度宜慢,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每次巡视,要观察穿刺点皮肤情况,不能仅靠滴速来判断输注的通常与否。
加压输血时,要有专门的护理人员守护。
输血渗出后,应如何处理?
➤1、维生素B12注射液湿敷,联合喜辽妥外敷
穿刺点不渗血后,给与B12注射液湿敷于深紫色的皮肤区域。
干燥后及时更换,每次4小时,每日两次。
同时湿敷间歇期给于喜辽妥,涂抹局部每日3-4次。
➤2、患肢制动,抬高
患肢制动,抬高 20 - 30°,以利静脉和淋巴回流,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禁止在血肿侧肢体上测量血压、输液及其他侵入性操作。
➤3、土豆片湿敷局部
针眼不出血后,给于碘伏消毒针眼部位。
并用输液贴贴敷针眼后,把新鲜土豆切3mm薄片,贴敷于血肿部位并用保鲜膜覆盖,每次两小时,每天2次。
总之,输血渗出后,局部会出现皮肤青紫、肿胀、疼痛。
患者的心理压力较大,容易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会担心输血无效,会担心经济上的浪费。
因此,护理人员要给与正确的解释及疏导。
并在血肿发生后的 1 - 2 小时中每 15 - 30 分钟观察一次。
对比两侧肢体皮肤的颜色、温度、皮肤张力,以后逐步延长至每小时巡视观察一次。
声明:本平台所发布咨询,如非特别注明,均来源于互联网的公开信息,版权归属于著作权人。本平台所发布的咨询均用于免费的交流与学习,非商业用途。我们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如著作权人对本平台发布的内容有异议或涉及权利纠纷,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