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血站聚焦——走进“数字化献血”新时代

时间:2021-08-12来源:中国输血协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作者:浙江省血液中心官网

“数字化献血”带来的填表变化

  走入浙江省血液中心,还能看到隔成一个个小隔间的填表区,原先献血者献血,首先要在这里阅读并填写《献血者知情同意及健康状况征询表》。献血者除了要填写20多项个人基本信息外,还要分别就献血前告知事项和献血者知情同意书进行签名确认,并对近30项献血前健康征询逐项确认签名。这张表单,还要由工作人员逐项填写相关体检、检验、采集记录,再通过手工将表单上的所有信息录入电脑后,最终归集装订,存放在恒温恒湿的档案室进行长期保存。
  随着浙江“数字化献血”工作的不断推进,2018年,浙江省血液中心首先在支付宝上推出了电子献血卡,实现了刷脸献血、在线填表等功能,原先的繁琐的手写填表迅速变成了手机上的简单操作,特别是再次献血者,只需几步确认就能完成填表全流程,之后通过生成的二维码即可自助打印表单,在极大方便献血者的同时,也有效地减少录入错误,更好地保障血液安全。
  这一数字化工作的推进,让原先规划的填表区迅速失去了用武之地,以往团队献血中扎堆填表的场景也已不复存在。

电子签名补齐“数字化献血”关键一环

  2021年4月1日上线的成分献血电子签名及电子档案系统,则是通过数字证书技术,补齐了“数字化献血”的关键一环,让原先的成分献血纸质表单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纸质记录一直存在记录和签名遗漏、书写不规范、文字识别率低、延迟记录等潜在风险,同时纸质档案存在易变脆、发黄、虫蛀及滋生霉菌,长时间保存易发生字迹退化不清晰等问题,且纸质档案查阅需要人工翻查,调取历史原始档案数据费时费力,并在储存、借阅等过程中易出现丢失、破损等风险。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浙江省血液中心组织了专门的研发团队,历经一年多的开发,建立起了基于CA数字认证的成分献血电子签名及电子档案系统,同时邀请采供血、司法鉴定信息技术等专业领域的知名专家召开专题研讨会,对系统运行情况,电子签名后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了充分讨论、评估、预判,根据专家们的意见,经过4个月的升级改造和试运行后,这一系统才正式上线。
  在如今的成分献血大厅,原先的献血登记自助打印设备已经被新的电子签名设备所取代,献血者和工作人员通过在专门设备上进行电子签名即可生成相应的电子表单并存档。“无纸化”献血时代的开启,既节约了大量纸张,还大大降低了纸质档案储存的破损风险和储存成本,并通过电子签名对各个业务环节实现了更好的风险点控制,同时有效提升了献血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让档案和签名的全程追溯更为便捷。

数字化重塑的无偿献血

  其实“数字化献血”带来改变的远不止献血表单一项,随着智能引导献血叫号系统、全流程的刷脸献血身份识别系统、献血移动PDA管理终端系统、电子献血证系统的陆续上新,全流程的“数字化献血”正在建立。
  通过智能引导献血叫号系统,献血者可以提前有序预约,大大改善献血前等待次序,有效缩短了献血者等候时间;通过刷脸献血身份识别系统,实现了献血各环节的身份识别确认,有效提升血液安全性和可追溯性;通过移动PDA技术实现成分采集过程的信息化控制,确保全流程受控,也使工作人员有更多时间进行全程护理与献血者交流,大大提升了献血者的安全感和满意度;通过电子献血证系统,献血者除了可以领取电子献血证外,还可以享有用血减免、“三免”荣誉证申领、表彰申报查询等相关献血后权益。
  “数字化献血”,不仅是献血服务的提升,更是业务建设、质量保障、管理方式的全面变革。通过数字化赋能,浙江进一步优化了采供血业务流程,实现了血液留样、血液制备、标签打印等关键过程的计算机核查,避免了人为错误导致的安全隐患,保障血液安全;通过牵头建立华东地区HIV确认阳性献血者信息共享系统和长三角地区献血者间隔期共享系统,跨省实时阻断网,实现不适宜人群的联合献血屏蔽,有力提升了血液安全;通过采供血全流程数据的自动化采集,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实现质量指标的智能预警,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通过覆盖从献血招募到库存管理全业务流程的“掌上血液”系统,提供全省总体情况及业务流程过程信息的实时查询和分析,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血液采集策略、制备策略,特别是实施精准的血液调剂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声明:本平台所发布咨询,如非特别注明,均来源于互联网的公开信息,版权归属于著作权人。本平台所发布的咨询均用于免费的交流与学习,非商业用途。我们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如著作权人对本平台发布的内容有异议或涉及权利纠纷,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