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20载,用热血传递大爱

时间:2022-01-29来源:包头晚报作者:柴慧婷
        无偿献血90次,全血采血量5800ml,单采成分血献血量140治疗量……一份亮眼的爱心献血“成绩单”触动着人心。
        他坚持无偿献血20年,当有患者需要血液“救命”时,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撸起袖子献血。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的精神仿佛已经刻进他的骨子里,“随叫随到”已经成为他的一种习惯。他就是荣获2次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1次铜奖,1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奖三星奖,10余次荣获市级无偿献血荣誉的包永诚。
        从捐献全血到捐献血小板,包永诚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奉献精神。
 
开展志愿服务 协助采血工作
 
        1月24日,距离2022年除夕只有一周的时间,当所有人都在欢天喜地准备过年时,包永诚却选择进行志愿服务,协助血站工作人员进行采血工作。
 
        来到包百步行街献血小屋内,第一眼便看到一个穿着“无偿献血志愿者”红马甲的人,他就是包永诚。检查行程码及健康码、测量体温、指导填写资料、维护秩序、发放防止低血糖的小蛋糕,他全程面带微笑、一刻不停歇地穿梭在献血小屋中,纵使外面寒风咧咧,也掩饰不住内心中散发出的工作热情。
 
       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介绍道:“但凡有团体采血活动,在采血点总能看到包永诚。他不仅常年参加志愿服务,当应急需要捐献血小板,他也总是随叫随到。不仅把各项活动安排得井井有条,还经常任劳任怨参与献血服务。”
 
        做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不仅要掌握更多相关知识,在服务现场也同样面临许多苦和累。无论是三伏天还是数九寒天,包永诚经常和血站工作人员一起守候在献血点。包永诚常说:“血站外采的工作人员很辛苦,每天早出晚归的,我们能帮点是点!”
 
        去年因为疫情防控原因,街头采血量锐减,为提高血库储备数量,保障临床供血需求,血站派采血车去周边采血的次数也相比往年更频繁,仅在去年一年内,包永诚就志愿服务了600多个小时。
 
       包永诚说:“我做的都是很普通的事,真的没什么。而且对我而言,做志愿服务也是一件十分令人愉悦和自豪的事。”
 
坚持爱心善举 点亮生命希望
 
        回忆起20年前第一次献血,一切仿如昨日,“当时路过八一公园,看到有一辆采血车,没多想就直接进去了。由此也了解到无偿献血无损身体健康,能参加无偿献血是健康的标志,也是义举,是奉献爱心,既然身体条件允许就想着坚持下来。”包永诚用质朴的话语讲述了他的献血经历。从         2002年开始第一次无偿献血后,包永诚就把这件事记在心上。2002年11月6日,包永诚还在北京加入中华骨髓库。
 
        2014年6月20日,工作人员告诉他当时正急需A型血小板,包永诚连忙赶到市中心血站,第一次捐献了1个治疗量的血小板。“当时还不了解成分血捐献,但是一听说是救人急需,也顾不上犹豫,后来得知我捐献的血小板很快被用到患者身上,真的感觉很开心。”包永诚自豪地说。
 
        捐献成分血与捐献全血不同的是,机采成分血需要借助血液分离机等仪器设备,经血液分离机分离出所需要的某一种血液成分(比如血小板),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输还给献血者。捐献时间比献全血时间长,大约需要40分钟至90分钟。第一次捐献血小板后,包永诚了解到,目前临床需要最多的成分血是血小板,健康人体内血小板数量充裕,捐出的血小板在72小时内就可以恢复到采前水平,比捐献全血的恢复时间要短得多。包永诚说:“很多肿瘤、白血病患者急需血小板,而且捐献血小板恢复期短,可以救助更多人。我就是个普通人,能用自己的血帮助很多人,还对自己身体有益,为什么不去做呢?”从那之后,包永诚每个月总是风雨无阻来到市中心血站献血。疫情防控期间,包永诚依然坚持无偿献血,用实际行动把温暖送给别人,为他人带来生的希望。
 
        “无偿献血是一件好事,是奉献爱心的善举,更是我肩头的一份责任。血液虽然宝贵,即使献出身体的一部分血液,还是可以再生的。无偿献血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对自己身体也有益,更是爱心和社会进步的体现,今后我会继续把这项有意义的事坚持下去。”包永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