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1日 星期四

输血技术——辐照血:降低输血风险,保障输血安全

时间:2022-12-28来源:中国输血协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作者:大连市血液中心(公众号)
 
  血液辐照技术,是指采用一定剂量的电离辐射(r射线、X射线)对全血或成分血进行照射,灭活其中具有免疫活性淋巴细胞,同时保持其他细胞和血液成分的功能活性。辐照血的临床应用可有效预防严重输血不良反应“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的发生,保证患者输血的安全性。
 
血液辐照的渊源
 

 
  20世纪50年代,日本学者Shimoda报道了手术后输血发生“手术后红皮病(POE)”的病例。之后调查了340家医院,发现63257例手术输血患者有96例“手术后红皮病(POE)”,其死亡率超过90%。1965年Hathoway等报道2例免疫缺陷病的患儿输血后发病的报告,在输血后数周内发生消瘦、转氨酶升高等症状,并最终导致死亡。1983年Brubaker证实许多患者存在“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PT-GVHD)”的易感性,并首先用这个术语。此后,此病被临床和输血界逐步认识和重视。1985年Holland提出了用“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的名称。1991年我国山东大学沈柏均报道了首例TA-GVHD。
  TA-GVHD的受损靶器官有皮肤、胃肠道、肝脏、脾脏、胸腺、骨髓等,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皮疹,恶心、呕吐、肝炎、腹泻、骨髓衰竭、全身血细胞减少,感染,全身衰竭,甚至死亡。发病时间为输血后4-30天,多数在输血后1-2周。起病较急、进展快、病死率极高。 

调整辐照血液使用策略

 
  随着人们对TA-GVHD认识的不断提高,辐照血的临床适应症范围也逐渐增多。传统的辐照血液使用对象是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但近年来发现患TA-GVHD的许多病例是免疫功能正常患者。2017年第30卷第二期《中国输血杂志》发表的“免疫功能正常受血者成为TA-GVHD高危人群与辐照血液成分使用策略改变”中介绍的 1 项系统评价,纳入了全球公开发表的几乎所有 TA-GVHD 病例,涵盖长达 50 年的跨度和 26 个国家的病例,结果发现其中 50%的 TA-GVHD 患者按照现有血液辐照指南预计不存在 TA-GVHD 风险,也就是所谓的 “免疫功能正常患者”。由此,对TA-GVHD 高危人群和预防对象的传统认识受到了质疑和挑战,一些国家相应调整了辐照血液使用策略。

辐照血液应用现状

 
  目前,发达国家的血液辐照技术应用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日本作为TA-GVHD的高发国家,经过血液辐照仪的普及,血液辐照的比例高达90%以上。日本红十字会(JRC)已经连续数年没有收到新增TA-GVHD病例的报道。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辐照血液临床应用比例已达到30%~50%,韩国、新加坡等周边国家的血液辐照比例也迅速增长。

我国血液辐照技术的展望
  血液辐照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血液辐照仪价格昂贵,安装条件要求高,据《中国输血行业发展报告》蓝皮书中“我国血液辐照技术的应用和展望”报告,截止2020年12月,我国安装血液辐照仪数量不足100台,大部分的采供血单位和医院无法提供辐照血液。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增强,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输血安全的认识也不断增强。随着输血医学的快速发展,将会有更多的采供血机构和医疗机构开展血液辐照技术,为临床患者提供辐照血液,血液辐照的应用范围将逐渐增加,进一步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声明:本平台所发布资讯,如非特别注明,均来源于互联网的公开信息,仅做了少量修改,版权归属于著作权人。本平台所发布的咨询均用于免费的交流与学习,非商业用途。我们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如著作权人对本平台发布的内容有异议或涉及权利纠纷,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