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5日 星期三
搜索
加入协会
会员登录
协会公文
协会新闻
无偿献血
中国输血协会推荐
分支机构活动
全年活动预告
首页
关于协会
党建工作
理事长致辞
协会介绍
机构设置
自律维权
总结计划
大事记
协会荣誉
栏目责任人
协会活动
协会公文
协会新闻
会员新闻
中国输血协会推荐
国内外动态
我要投稿
协会微信工作群目录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部门和地方规章文件
标准
团体标准
境外标准和指南
光荣榜
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
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协会和会员荣誉
专业活动
分支机构活动
日历表
血液科普
专家共识
输血医学与技术
论文投稿
职业发展
在线教育
向专家提问
招贤榜
专业期刊
文章书籍
会员专区
会员登录
加入协会
会员学习
首页
>
专业活动
>
血液科普
大众科普——打了狂犬病疫苗多久可以献血?
时间:
2024-12-19
来源:
中国输血协会教育工作委员会
作者:
徐州市红十字血液中心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被动物咬伤或抓伤,特别是可能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接种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重要措施。然而,接种狂犬疫苗后的一段时间内,献血是被严格限制的,通常建议一年内不得献血。这一规定背后有着科学的依据和合理的解释。
狂犬疫苗的作用机制
狂犬疫苗是一种生物制品,通过注射进入人体后,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这些抗体能够识别并中和狂犬病毒,从而预防狂犬病的发生。抗体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抗体浓度在接种后的一段时间内会逐渐达到高峰,然后逐渐降低。
献血限制的原因
1.抗体产生与浓度
影响抗体产生:接种狂犬疫苗后,身体需要一段时间来产生足够的抗体。如果此时献血,可能会干扰抗体的产生过程,导致抗体浓度不足,从而影响疫苗的保护效果。
2.
抗体浓度降低
在接种后的一年内,抗体浓度可能会逐渐降低,甚至消失。此时献血可能会进一步降低抗体浓度,影响疫苗的持续保护效果。
3.
血液质量与安全
血液中存在疫苗成分:接种狂犬疫苗后,血液中可能会含有疫苗成分,这些成分可能会影响血液的质量,使得血液不适合用于输血。
4.
潜在感染风险
虽然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但在接种后的短时间内,体内可能仍然存在病毒或疫苗成分,献血可能会将这些物质传递给输血者,增加感染的风险。
5.
献血者的健康
免疫反应:接种狂犬疫苗后,部分接种者可能会出现注射部位疼痛、红肿、发热等不良反应。如果此时献血,会影响血液的健康。
献血建议
接种后等待:根据《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规定,接种抗狂犬病血清后,需要在最后一次免疫接种的4周(或更长时间,如存在暴露史的预防接种)后才能献血。对于被动物咬伤后接种了狂犬疫苗的人,通常建议一年后再次献血。
因此,请您在献血前主动告知医护人员自己是否接种过狂犬疫苗以及接种的时间,以便医护人员判断是否可以献血。
狂犬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的区别
抗狂犬病血清是抗体,属于被动免疫。在注射之后可以使体内直接产生抗体,从而抵抗狂犬病毒。通常适用于被猫、狗抓咬伤,且形成的伤口比较大,以及暴露范围比较大的人群。狂犬疫苗则通常为抗原,属于主动免疫,在进入机体之后,会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形成抗体,达到预防狂犬病毒的作用。通常适用于被猫狗抓伤或咬伤后,创面比较小的患者。接种狂犬疫苗后产生的抗体,一般能持续数年时间。而抗狂犬病血清能使机体快速产生相应的免疫力,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具体情况要由专业的医生根据伤口的情况决定注射抗原还是抗体,有时还需联合注射。
狂犬病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1.
保持清洁:
接种狂犬疫苗后,应保持注射部位的清洁卫生,避免沾水,以免引起感染。
2.
健康饮食:
接种后,可以适量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
3.
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综上所述,被动物咬伤后接种狂犬疫苗一年之内不能献血,主要是为了避免影响抗体的产生和血液的质量与安全,同时保护献血者的健康。请您在接种狂犬疫苗后,等待足够的时间,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献血。
上一篇:
大众科普——“熊猫血”还有真假?
下一篇:
【献血科普】输血知识问答(一)
返回
欢迎登录
使用会员帐号登录
看不清?
点击更换
立即登录
忘记密码?
加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