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输血科日常检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关于新生儿血型检测的挑战。比如在新生儿ABO血型鉴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新生儿ABO血型正反定时而相符,时而又不符,这是怎么一回事?
新生儿、婴幼儿的ABO血型鉴定,如果存在误差,将影响对其疾病的评估、诊断及治疗。
面对这“令人头秃”的特殊样本,这串神秘的血型密码如何破译?
首先,让我们解密第一重新生儿血型密码:影响新生儿ABO血型检测的原因在哪里?
一、新生儿ABO血型抗原抗体与成人存在差异
(一)新生儿的血型抗原的发育特点
新生儿的ABO血型抗原与成人存在显著差异。新生儿红细胞上的ABO抗原表达相对较弱。这是因为新生儿红细胞的代谢和合成能力尚未完全成熟,导致抗原的合成量相对较少。这种抗原表达的差异在临床上可能会导致一些特殊情况的出现,例如在ABO血型鉴定时,新生儿的正定型结果可能会出现弱阳性或者不典型的表现,需要我们输血工作者更加仔细地进行判断和分析:
新生儿红细胞上的A1抗原位点数量约为(250-370)×103个,B抗原位点数量约为200×103个,而成人红细胞上的A1抗原位点数量为(810-1170)×103个,B抗原位点数为(610-830)×103个,新生儿红细胞所带的A、B抗原位点数目只有成人红细胞数目的25%~50%。但新生儿Rh血型系统已基本发育成熟,出生时其抗原数量基本和成人相同。
(二)新生儿的血型抗体的独特来源与动态变化
新生儿血清中的ABO抗体具有双重来源:
1.母源性IgG抗体
母体内的IgG类抗-A和抗-B可以通过胎盘,这些抗体可以游离于新生儿血清中,也可以与红细胞发生结合从而致敏红细胞。游离的IgG类抗体可以在盐水介质中凝集红细胞,干扰反定型检测。
2.自身合成IgM抗体
出生后逐渐生成,婴儿自身产生抗-A或(和)抗-B,随着月龄增大,其效价会逐渐增高,到5-10岁时达到成人水平。
图表:各年龄段婴儿ABO血型IgM抗体检出率

因此,美国促进血液与生物治疗学会(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Blood & Biotherapies,AABB)和英国血液学标准委员会(British Committee for Standards in Haematology,BCSH)规定>4个月婴儿应进行ABO血型正反定型检测;国内WS/T794-2022《输血相容性检测标准》也明确规定<4个月婴儿标本不需要做反定型。
二、新生儿血型密码小贴士
在新生儿血型鉴定中,因其红细胞抗原数量少,自己的抗体还未产生,同时受母体抗体干扰等原因,血型鉴定难度相对较成人更大。同时,因为新生儿血容量小、耐受力差,输血过程中极弱的凝集可能带来很严重的后果,所以其输血需要非常慎重,对血型的准确鉴定至关重要,是输血的第一步。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新生儿血型检测的重要性,通过准确的血型检测,我们可以为新生儿的健康保驾护航,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