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需要无偿献血?
血液作为临床救治的重要“生命物资”,至今仍无法人工合成,仅能依靠健康适龄公民的无偿捐献。血液如果无法及时供应,将危及在临床需要输血和依靠血液维持生命的患者。目前,无偿献血所采集全血分离出的红细胞保存期仅35天,单采血小板保存期仅5天,需持续补充。突发灾难(如地震、车祸)时,充足的血液储备能挽救大量生命。无偿献血不仅关乎个体健康权益,更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
无偿献血的形式有哪些?
无偿献血的形式主要分为两种:献全血和献成分血。
献全血:一次性采集献血者体内的一部分全血,通常为200-400ml。
间隔时间:由于血液中红细胞的寿命为120天,献全血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6个月。
献成分血:通过特定的设备和技术,将献血者体内的某一种血液成分(如血小板,红细胞或血浆)采集出来。
间隔时间:不少于14天不大于24次/年。
捐献全血和单采血小板捐献间隔时间是多少?
单采血小板后与全血间隔:不少于1个月;捐献全血后与单采血小板间隔:不少于3个月。
献血前要准备些什么?
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成年男性体重大于50kg,成年女性体重大于45kg。献血前不要熬夜、清淡饮食、切勿空腹,在献血前不要服药。
献血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按压针眼10分钟,应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沾水和过度摩擦,以防止感染。
2.应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高温劳动等。
3.增加水分摄入,适量补充含铁食物(如红肉、菠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