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多,夏天的天已亮得透彻,晨风裹着草木的潮气掠过街头,献血车的门却比第一缕朝阳先打开。工作人员踩着晨露搬卸物资,血袋、消毒用品、纪念品在车厢里归置得整整齐齐,指尖划过冰凉的设备时,窗外的天已从浅蓝慢慢染成暖金。
正午的太阳最“凶”时,40℃的热浪像团火,裹着柏油路面的焦味扑向车身,车身上的红十字在烈日下格外醒目。献血车前,工作人员额角的汗顺着鬓角往下淌,擦汗的纸巾攒了半包,手里的动作却没停:仔细核对献血者信息、轻声安抚紧张的人,连递出去的献血证,都会先擦去指尖的汗。
午后忽然变了天,狂风卷着暴雨砸下来,临时搭起的遮阳帐篷被吹得东倒西歪。工作人员顾不上躲雨,几个人拽着帐篷杆往一起凑,雨水顺着头发往下淌,衣服很快湿透贴在身上。好不容易把帐篷固定好,又赶紧拿抹布擦去桌上的雨水,转身时裤脚溅满泥点,却笑得格外爽朗。
等到暮色褪尽、夜色漫上街头,最后一位献血者揣好献血证、笑着说“下次再来”离开,献血车的灯还亮得格外分明。工作人员俯身整理献血档案,逐页核对信息时指尖格外认真;弯腰清理医疗垃圾,分类打包得一丝不差;又反复检查冷藏箱温度,直到确认每一袋血液都稳稳处在安全低温环境,才直起发酸的腰。锁上车门时抬头望,月亮已升到夜空中央,星星也缀满了天,晚风带着夜的凉意吹过,他们揉着发僵的肩膀往回走,想起下午撑帐篷的狼狈模样,又忍不住相视一笑。
有人问,天天守着献血车,顶着40℃的高温、迎着风雨,累吗?他们总笑着摇头:见过刚满18岁的学生,献完血举着献血证说“终于能为别人做点事了”;见过夫妻俩一起来的,互相调侃“你献200我献400,我比你多份力”;也见过赶在下班前跑来的上班族,喘着气说“幸好你们还在,总算没错过”。这些细碎的瞬间,就像热浪里的微光、暴雨后的彩虹,让每一次早出晚归、每一回汗流浃背都有了分量。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负重前行。
40℃的烈日晒红了脸颊,暴雨的凉风打湿了裤脚,却始终挡不住献血车的停靠,凉不透工作人员的热心。只要他们的身影在,就有一份希望在,就有一份联结在——联结着陌生人的善意,也联结着生命的力量。
愿每一位无偿献血事业的参与者,盛夏归家有晚风拂去疲惫,雨天进门有暖汤驱散凉意;愿他们知道,自己在街头的每一次坚守、每一回“苦中作乐”,都像车身上的红十字,虽不张扬,却足够照亮他人的生命之路;愿这份善意的传递,在朝暮里生生不息。
愿你心怀热忱,不被寒暑阻隔,只管奔赴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