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5日 星期三

从实验室到市中心血站:山科大三学子用“化学温度”,传递“生命礼物”!

时间:2025-10-23来源:青岛市中心血站作者:青岛市中心血站

       10月18日,山东科技大学(青岛校区)应化专业李一鸣与同班好友凌浩源、史朝政三人携手走进青岛市中心血站,成功捐献4个治疗量血小板,为临床亟待救治的患者送去最珍贵的生命礼物,他们用“化学人的理性与温度”,诠释了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从18岁成人礼到大一新生,从捐献全血到捐献血小板,每一次献血经历都让李一鸣深切感受到,无偿献血助人利己,并非网络上描绘的那般让人胆怯。于是他决定,发挥自己专业特长,向同学们科普成分献血知识。
 


 
      他在《生物化学》课程实验中了解到,血液中的血小板参与止血凝血,而临床上血小板短缺可能直接影响大出血患者的抢救与白血病等重症患者的治疗。他查阅《输血医学》资料,并结合专业所学向同学科普:“现代血小板采集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血小板的比重较轻,通过离心技术可以实现精准分离,红细胞和血浆则会回输体内,这与我们实验中的离心分离、溶剂萃取等原理类似,整个过程安全高效。每袋血小板都会经过血型鉴定、传染病标志物筛查等多项严格检测,确保受血者安全。” 这一科学解读消除了部分同学对捐献血小板的顾虑。在李一鸣的带动下,凌浩源和史朝政迅速响应。三人利用课余时间研究《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在校园里为同学们讲解献血知识。“捐献血小板和普通献血有什么区别?”“捐献后会不会影响健康?”凌浩源解释:“血小板计数检测就像我们做原子吸收光谱分析,通过精确测量确保献血者血小板数量在安全范围内。” 史朝政补充道:“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就像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虽然用量少,但不可或缺。”“作为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我们常与试剂、仪器打交道,但这次经历让我明白,真正的化学精神不仅是探索物质奥秘,更是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 李一鸣在捐献血小板后感慨道。三位同学将课堂上的科学思维转化为公益行动,充分展现了理科生“理性奉献”的独特风采。
       此次血小板捐献活动中,高校学子不仅用热血守护生命,更以专业视角传递科学献血知识,为校园公益注入了别样的“化学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