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9日 星期二

“熊猫血”要怎样保存

时间:2021-03-02来源:贵州省血液中心作者:董露露


        刚刚手机上收到一条“一女子车祸志愿者跨城捐献熊猫血”的推送新闻,新闻内容是一女子发生车祸在医院抢救,急需大量用血,该患者血型为O型RH阴性血,医院血库血源紧张。然后发动了大批志愿者来紧急献血。最后招募到50多名志愿者献血,目前血量已经满足前期治疗需要。

        我们今天来说说“熊猫血”的那些事。所谓“熊猫血”是Rh阴性血型的俗称,Rh是恒河猴(Rhesus Macacus)外文名称的头两个字母,人类红细胞血型由多达二十多种的血型系统组成,ABO和Rh血型是与人类输血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血型系统。当一个人的红细胞上存在一种D血型物质(抗原)时,则称为Rh阳性,用Rh+表示;当缺乏D抗原时即为Rh阴性,用Rh-表示。Rh阴性血比较罕见,是非常稀有的血液种类,所以又被称为熊猫血。在中国,99%以上Rh血型者属阳性。Rh-血型者不到1%。Rh-的比例低,献血的人少,当然用血的人也少,血液库存的缓冲能力就弱,一旦出现临床上Rh阴性患者用血集中或用血量大的时候,就容易出现供血紧张的状况。由于稀有血型血源供给难以得到保证,一些地方的稀有血型者建立了“稀有血型之家”和“稀有血型联盟”之类的公益组织,倡导稀有血型者互帮互助。大多数血站采取“守株待兔”的方式被动地等待献血者前来献血,而缺乏一个长期有效的供给机制。

        而一般红细胞添加适量的保存液后可以保存35天,血液采集后,经过过滤、离心、分离出红细胞,将分离出来的红细胞加入适量的保存液,放在4℃±2℃的环境里可以保存35天。而针对“熊猫血”这个特殊的血型,现在很多中心血站采用的是添加适量的甘油低温保存,以保存红细胞的活性,延长保存期限。深低温保存红细胞是目前唯一能够使红细胞保存时间最长的方法,由于其具有保存期长、输血反应少、制备简单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自体输血和RH阴性血液的保存。特别是对于稀有血型患者临床急救用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具体操作方法是:从待检库接收合格的RH阴性悬浮红细胞(采血日期6天内,4℃冰箱保存),通过无菌接驳将母袋与转移袋结合联通,称重平衡,离心(离心力2988g,温度4±2℃、离心十分钟),将上清液移至转移袋内断开,并废弃转移袋。然后将剩余的浓缩红细胞与甘油袋无菌接驳,将复方甘油试剂缓慢的滴入母袋内,边加边轻轻摇晃,使其充分混匀。断开甘油袋并废弃。甘油化的红细胞在室温下静置30分钟,再将母袋与1000ml的冰冻袋无菌接驳,将甘油化的红细胞转移至1000ml的冰冻袋内,断开母袋,废弃,将原献血码取下牢固的粘贴在冰冻袋上。然后发往待检库。置于-65℃的超低温冰箱保存。这种保存方法可以使红细胞保存十年之久。当临床上有RH阴性血型的患者需要紧急用血,而血库血源紧张时,超低温保存的加甘油的冰冻红细胞就可以以解燃眉之急。从超低温冰箱取出加甘油的冰冻红细胞进行红细胞复苏、去甘油。正常情况下,一袋冰冻红细胞解冻去甘油需要花费两个小时。比现场招募人员献血,再给病人输注,节约了更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