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洲多国专家联名呼吁将献血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以缓解当前医疗系统面临的供血短缺及献血者种族多样性不足问题。相关研究指出,通过系统性教育可有效提升公众认知,为未来建立可持续、多元化的献血体系奠定基础。
目前,欧洲血浆供应面临一定挑战,约 40%的血浆需要从国外进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患者被诊断出需要使用基于血浆制成的药物产品,而且监管机构还陆续批准了这些产品的新用途,这直接导致欧洲对血浆的需求不断增长。另外,在欧洲本土的血浆献血者群体里,少数族裔所占比例严重不足。这一情况带来的后果是,部分患者在输血时难以找到匹配的血型,进而面临更高的输血并发症发生风险。有研究表明,公众对血浆捐赠缺乏足够了解和正确认知,是阻碍他们参与血浆捐赠的主要原因。很多人因为不清楚血浆捐赠的具体流程,或者错误地以为捐赠会对自身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最终选择放弃捐赠。
专家强调,学校作为重要的社会化场所,具有覆盖广泛、系统性强的优势。通过课程教育,不仅能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知识,还能通过 “家庭传播效应” 影响更多成年人。例如,英国将血液、器官捐赠纳入中学课程后,学生不仅自身知识水平显著提升,还带动家庭内部讨论,间接扩大了社会认知度。研究者建议课程内容应包括血液制品的医疗价值、捐赠流程、科学辟谣等模块,重点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和公民责任感。同时,需尊重文化差异,确保课程内容中立、客观,不涉及道德绑架。
在学校课程中引入献血教育的倡议得到世界卫生组织《实现100%自愿无偿献血全球行动框架》支持,但实施需政府、教育机构、医疗机构等多方合作。专家建议参考英国模式,由政府主导课程设计,联合公益组织开发教学资源,并通过教师培训确保落地效果。
专家提醒,依赖临时招募和进口的模式不可持续,需通过教育培养“献血文化”。正如应对气候变化需从娃娃抓起,献血教育同样应成为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未来医疗安全筑牢基础。
翻译:王敏 广州血液中心
校对:欧阳剑 广州血液中心
Building awareness: Introducing education about blood-product donation in the school curriculum
DOI: 10.1111/trf.18185
Ciaușescu A, Schröder JM, van Hooff L, Merz EM. Building awareness: Introducing education about blood-product donation in the school curriculum. Transfusion. 2025 Apr;65(4):750-757. doi: 10.1111/trf.18185. Epub 2025 Mar 2. PMID: 40025819; PMCID: PMC12005577.